傍晚,沿着西郊绿道散步,随处可见人们“打卡”,或悠闲漫步,或驻足拍照,或骑着自行车如风而过。
三年来,践行绿色发展。绿道如一行行绿色诗句点缀城乡,承载着铜梁故乡的生态之美,构筑了共享美丽的城乡融合。绿道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连接着铜梁人的幸福时光。
绿道,贯穿城市群山的“绿分数”
山如游龙,水如碧玉。每个铜梁人对八月山都有一种天然的眷恋。玄天湖水库总库容1056万立方米,犹如一条巨龙盘绕在八月山脚下。湖水美丽连绵,小岛星罗棋布,山水相映。与巴岳山的雄伟山峰遥相呼应。湖边总是鲜花盛开。境内树木茂盛,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犹如大自然。
近年来,玄天湖周边近10公里道路铺设了彩色沥青和塑胶跑道,建成了绿道系统。经过完善改造后,玄天湖环路像一条优雅的丝带绕湖而行。无论春夏秋冬,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市民来到玄天湖散步、骑自行车,享受休闲时光。这条红绿相间的步行自行车道,成为生长在绿色灌木丛中的一首乐谱,诗意地记录着这座城市的绿色健康生活。
玄天湖绿道的诞生,源于铜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起点规划建设的乡村振兴西郊示范区绿道项目。该项目对原有道路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交通、产业发展、生态安全、城乡一体化等多种功能。也鼓励沿线居民美化绿道周边环境,共建绿色生活和发展。方式。
这条全长60公里的西郊绿道辐射巴川、南城、太平、土桥、陆丰5个乡镇街道24个村社区,沿乡村振兴西郊示范多个产业圈地面积120平方公里电影。乡村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形成一条连接城市与乡村、美丽风景与产业的线,描绘出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同心圆。它就像一条“绿色动脉”,让绿色生态空间不仅“看得见”,而且更能“走进”。
绿道连接文化、商业、体育、旅游生活场景
彩色玻璃天窗、原木桌椅、琳琅满目的书架,窗外一池碧水,绿道上悠闲漫步的人们。低下头就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空闲,张凤鸣喜欢在西郊绿道上的乡村客厅里度过安静的书卷时光。
乡村接待大厅是铜梁市结合西郊示范片建设建设的多功能服务大厅。设有村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儿童游乐室、自行车站、特产农产品展示馆、休息室、书店等。酒吧等也都有。今年以来,绿道沿线玉皇、西来、河东、合水、柳营等8个村的乡村会客厅投入使用,为村民和游客服务,每天迎来大批市民和游客休闲。
乡村客厅的情况只是铜梁推动乡村农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铜梁在西郊绿道建设中,大力发展农家乐、精品民宿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实现了“建设绿道、发展产业、富民”的目标。人们。”西郊乡村振兴示范片中,乡村变花园,农区变景区,巴川街道城王果业、沃柑基地,黄桷门太平镇木塘纯草莓庄园南城街道七彩梦幻花园、西部农林大世界、土桥镇和合园乡、新路有机四季采摘园、以及全国最大的果树苗木基地,西部有桂花基地、三角梅基地、玫瑰基地,这些会客厅沿着绿道星罗棋布,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如今的绿道不断配备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绿道内不断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圈,进一步弥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绿道设施现已成为内涵丰富的“综合体”,紧密融合旅游、体育健身、健康养生、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和游客。 、新的消费场景。
“绿道+”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对于沿途村民和业主来说,绿道不仅是一条景观路,更是一条产业之路、致富之路。重庆科赛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勇是玉皇村人。他真正体会到了西郊绿道带来的商机。
2015年回乡创业后,邓勇建起了农家乐。绿道建成前,周末和节假日日接待能力只有二三百人。去年,西郊绿道开工建设。游客喜欢来西郊绿道,因为这里干净、方便,而且可以欣赏沿途风景。抓住这个机会,村里提供废弃校舍,邓勇扩大规模,积极完善餐饮、住宿、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他还与村里联合成立了老字号餐饮有限公司,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去年,公司营业额达到近300万。今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预计仍将达到近800万。
如今,邓勇信心十足。明年,他计划建立民宿合作社,吸引更多游客通过绿道来到玉皇村,来到西郊。它还将使村民通过村集体投资和就业获得更多收入。 。
随着绿道带来的交通条件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铜梁城旺果业公司也在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的转变。 “一是随着西郊绿道的建设和乡村会客厅等设施设备的完善,外商来到这里,优美的环境给他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直接带动了外商订单的增加。公司与过去相比。超过30%;其次,在绿道建成之前,耕土只能就地取材。绿道建成后,苗木材料可以直接运进来,产品也可以运出去,非常方便,一年可以节省几千元。运输费上百万。”董事长陈贵虎说。
更多功能在绿道建设中不断完善和更新。倡导“原生态”食材和“慢食慢生活”风格的源祥慢食,源祥站农特产品无人售卖点、激情荧光跑步、浪漫山地车骑行、以及众多有趣的儿童研学基地...
透过这个维度,我们看到的是绿道给人们带来的诗意生活。然而,这股诗情画意的背后,是坚持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生活的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活新场景,对内对外推进乡村振兴。绿道的背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成为人们开始新生活方式的地方。 (黄淑英、李慧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cmgcc.com/html/tiyuwenda/1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