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北京五校学农教育实践: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年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15年以来,北京市教委开展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索:每年从春到秋,让全市学生走出校门,放下课本,进行为期一周的农业教育。

    海淀区共有北京市101中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上地实验学校、育英学校等5所学校参加了今年的学生农业活动。

    这些学校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为期一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

    10个创意生活小技能_创意技能生活小报图片_创新创意生活小创意

    您获得了哪些见解?

    快来看看吧!

    体验收获的艰辛和收获成长的喜悦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摇元宵

    01

    学习农业的事情:

    5月13日至18日,北京理工大学附中二年级学生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农业实践。同学们下地干活,走进茶馆、花吧实习,亲自浇水、施肥、种花生。 ,自己煮菜煮面蒸花卷,独自收拾家务,配合收拾桌子,和同学一起吃饭睡觉,和老师朝夕相处……一周的农业培训时间很短,但对孩子的影响将持续一生。正如一位家长所说:“这几天家长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盯着手机体验农耕生活,看你们蒸花卷、除草、认中草药、扎染,种花生、锄地、搭花坛、插花、编织、制作酸奶……我的心由担忧转为羡慕,由焦虑转为喜悦,感受着你们的收获、成长和完成活动的喜悦。和你的同学。”

    02

    学生感悟:

    “农业培训活动丰富多彩,我们参加了特色文艺活动,亲身体验了各种农活。在主食和家常菜课上,大家学会了做花卷,相当好吃,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除草、搭花坛、种花生……同学们干得热情,不仅学会了如何做这些农活,还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珍惜粮食。生活很艰难,但我们“艰难而努力” 快乐的”。

    03

    学校做法:

    10个创意生活小技能_创新创意生活小创意_创意技能生活小报图片

    学校将农业课程分为农业与生产、农业与生活、农业与生态、农业与创意、农业与文化五个板块。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程包括7个模块,重点关注基础生活技能、传统种植、养殖、现代农业、农业特色等。选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重点关注农业创意、生活技能、知识拓展等模块。实施采取“必修+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提前在网上选课。

    向农民学习,修身养性,分享田间味道

    北京101中学

    01

    学习农业的事情:

    10月19日,北京101中学二年级全体学生在北京农机学院的农业课程圆满结束。本次的主题是“在劳动中成长”。有的学生写下了《学农民的二三件事》,用诗歌的语言描述了丰富多彩的“学农民”生活;学生农民的故事是用半句话的形式讲述的;有的同学现场表演了《学生农民耕耘,分享田间的味道》,用说唱的形式表达了内心的感受。有的同学用日记图画,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精彩的农业课程;舞蹈《送月》古风韵味十足。小品《周易农业基地》风趣幽默,老师客串,引得全场爆笑。还有学生巧妙结合,组织了学农期间的主题班活动,以小班形式讲述了学农的故事,总结了学农的感受……

    02

    学生感悟:

    “一周虽短,但这一周养成的习惯和技能会让我受益终生。品质就是修养,有修养就知道如何承担责任。修养和品质带来的对我来说,学习农业一定会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03

    学校做法:

    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等必修课程,以及家政、烹饪等选修课程。

    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行为。将校园划分为多个卫生区,坚持每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工作,开辟农作物种植专区,在校内设立多个志愿服务岗位。

    组织学生开展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例如,初一年级每年秋天都会在田野里组织一次“秋收”活动;初二坚持为期一周的农业实践课程;高中各年级每学期有3-5天的职业体验。

    10个创意生活小技能_创意技能生活小报图片_创新创意生活小创意

    只有学会了在地里做事,你才会感受到玉米的味道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西山学校

    01

    学习农业的事情:

    9月9日,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二年级的学生开始了学生、农民的生活。学校设计了两大主题活动:一是学生农民活动纪实报道;另一个是教师节送礼活动。学生们专门组建了宣传团队,完成了四篇高质量的宣传稿件。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故事、深刻感人的情感,赢得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今年的学生农业活动恰逢教师节。学生们与育英学校、九十六中的学生共同策划了一场教师节联欢会,通过歌曲、小品、朗诵等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即兴准备的精彩表演展示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02

    学生感悟:

    “六天的学生农民生活一转眼就结束了,这次活动我们都受益匪浅。无论是在水田插秧,在厨房做饭,还是在晚会的舞台上,我们都努力学习、锻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这六天的学生农耕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变化,也让我们成熟起来,勇敢地走向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03

    学校做法:

    学校以学生农事活动为基础,进一步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背景的初中劳动教育校本实践研究”。在课程研究上,我们利用国家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和劳动能力;开发校本课程,强化学生劳动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利用研究项目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提高劳动素养。在活动学习中,在家庭中,我们提倡劳动教育,通过家务劳动凝聚家庭力量;在学校,通过学校经常性活动,劳动教育成为常态;在社会上,借助学生和农民的实践活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采取”。

    海淀:加强劳动教育三大举措

    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把劳动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实践活动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价值,严格执行劳动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充分保障专兼职教师的深造和培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增加劳动观念和态度的融入训练,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在教学中增加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和劳动教育内容也应有机融入其他学科和少先队活动课的教学中。通过教师“风采杯”基本功培训和示范活动,加强劳动技术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因地制宜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等相关课程。

    多重评价引导劳动教育实施。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中的“社会实践”维度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勤奋实践、主动劳动的态度、习惯和情感表达,包括对学生劳动的客观记录。记录次数、时间、技能表现、成绩和经历,并将相关事实材料记录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中。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进一步用于招生,通过评价指导提高劳动教育实施水平。同时,加强监督评估。通过日常督导和专项督导,督促劳动教育课程全面到位,不存在侵占、挪用现象。如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深入开展城镇学生农业教育工程。今后,海淀区将逐步扩大学农活动的数量和规模,让更多的学校和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引导学校将农学课程与学校课程设置和教育目标结合起来,避免随意性和碎片化。加强学生农教项目的总结反思,通过学生农教表演、主题班会、手抄报等形式呈现学生农教成果,切实实现“五天学习,影响学生一生”。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cmgcc.com/html/tiyuwenda/10800.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